家 不只是吃飯和睡覺那么簡單 而是一種 對生活理想的追求和滿足 認識他
Tazie 一名普通的銀行職員,80后,生活在閩南沿海的一個商業氣息很濃的城市,平時工作比較忙碌,閑暇時愛聽音樂、看電影和閱讀。
梅西 家里還有另一個主人,一只叫做梅西的貓,主子的美照奉上。 這是Tazie第一次搞裝修,幾乎是零經驗,所以整個過程就是邊參考網絡資料,邊思考,邊實踐。他說:“當你做一件事沒有經驗的時候,很多東西需要腦補,于是裝修時常常一個人在空蕩蕩的屋子走來走去,拿尺子左量右量,憑空想象大半天,當然這個過程中,也確實學習到不少的軟硬裝的知識。 裝修靈感 一直覺得北歐風最吸引我的地方是風格的簡潔、明快、可塑性高,可以很直白地體現主人的喜好,有濃厚的個人色彩,同時也與自己的生活理念相貼近。 很多人會覺得這種風格是追求清新、精致,我認為剛好相反,讓人從一個房間嗅出純正北歐味的,更可能是它的一些粗獷元素,比如未加工的原木、皮毛制品、動物頭骨等等,是體現維京文化野性的那些東西。 戶型圖展示
▲房子是兩廳兩室小戶型,實際屋內使用面積只有79平米左右,目前一個人和一只貓居住。在裝修設計中并沒有做大的硬裝改造,我覺得軟裝才是形成風格的關鍵,因此在家具上花了一番功夫。
遇到的問題 在本地市場往往買不到想要的家具樣式,網上選購又看不到真實的顏色、質地、質量,為了避免網購的各種問題,我的許多家具采用了定制,甚至和木工師傅一起制作。
客廳
▲家里的裝修偏北歐風,但是市面上適合的掛畫不多,基本都是自己網上找圖打印出來的,茶幾來自宜家,地毯、靠包、燈都是網上淘來的。
▲電視墻,好的產品,是在不用它的時候,也是個好看的擺設,比如風扇。茶幾、電視柜都是宜家的。
▲在周末,除了看書、音樂、電影之類的基本愛好外,必然要做的是整理房間,我經常需要與一地貓毛戰斗;還有研究烹飪,希望能讓自己在飲食條件提升一個檔次。
餐廳
▲比較滿意的是餐廳的裝飾,把用餐、收納、裝飾功能結合在一起,兼顧了實用和美觀,我沒有學過設計,但實踐的最終結果還是比較滿意的,基本實現了自己當初草圖里的設想。
▲畫和裝飾盤的擺放是想把這個空間填滿,因為它處于這個房間比較顯眼的角落,所以希望這里可以充實一點。
▲鹿角裝飾是從網上淘來的,我覺得那是力量的象征,對整個空間有明顯的提氣效果。
▲為保持原木風格,家里所有木作都沒上漆,導致木工和家人極不理解,都覺得會發霉發黑,尤其是在南方沿海這種極為潮濕的環境。實際用了一年多后,除了部分木色變深一點,并沒有發霉跡象。如果未來有一天木頭真的發黑了,我應該會固執地認為那是自然給予的色彩吧:)
▲過道的花磚,閩南老一輩人下南洋,歸國后蓋房都喜歡鋪上有南洋特色的花磚,爺爺家也不例外,花磚就是自己童年的回憶。于是專門挑了一款與老家花磚相近的磚,把這種特別的情愫移植到這個小屋里。
陽臺
▲木椅是和木工師傅一起鼓搗出來的。在密集的樓群之間,能有如此充沛的陽光,算是一種幸運。 值得一提的是,我原本想學習外國人pallet projects diy,基于環保理念用木托盤來自制家具,但實際上,我能找的木托盤都太臟太渣,還擔心化學污染,最后放棄了。 取而代之的是,用松木板仿木托盤的樣式做出陽臺木座椅、床。我不知道這算不算形式主義,不過想想這樣的造價遠遠低于市場上的實木家具,仍算有意義。
廚房
▲櫥柜是請師父做的,廚柜門是定制的松木板,涂上木蠟油,這樣可以保持原木的觸感、紋理,而且據說木蠟油是食用級別,不用擔心污染。
臥室
▲臥室沒有太多繁復的裝飾,畢竟是人休養生息的空間,所以我就想用最簡約的色彩來搭配,感觀上會讓人松弛,臥室不需要太多花樣,睡覺是最終的目的。
▲一張簡易書桌。桌面是一塊未上漆的松木,當肢體與木材經常親密接觸,你會愛上這種木紋與質感。
▲書房在次臥。我自認為是注重生活品質的人,不能因為工作太忙,就把個人的生活細節放到一邊去。我認為的生活品質就像自己堅持的生活方式,加上一些審美要求在里面。書桌同樣是未上漆的松木書桌。
▲一名銀行職員,一個單身漢, 生活、情趣、玩兒音樂一個都不少! 和宅Sir聊天時 他說: “你喜歡什么樣的服飾, 聽什么樣的音樂看什么樣的書, 甚至交什么朋友都是體現生活品質的一面, 家也一樣。”
本文轉載自微信號:在家ZAIJIA(trendszaijia)
|
選風格填面積,馬上免費預約